体医融合赛道迎来新突破倍益康全场景布局健康消费蓝海

11月8日,由成都市成华区委、区政府指导,成华经开区管委会与四川千里倍益康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920199.BJ)联合主办的"AI创新助力体医融合生态交流大会"在成都落幕。这场聚焦体育与医疗跨界融合的产业峰会,不仅发布了具备市场颠覆性的运动康复新品,更释放出健康消费赛道升级的强烈信号。

体医融合催生新增长点,或迎来新窗口期

大会汇聚了体育系统专家、康复医学权威及产业链核心企业代表。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康复科主任晋松教授指出,运动康复应当从患者实际需求出发,将运动康复处方化,同时贯穿辨证与循证的理念,使其早日回归社会生活。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钟建国结合临床实践,深入探讨了其在提升全民健康水平中的应用路径与现实价值。

劲浪体育集团董事、副总经理周奕桥从渠道端给出判断:健康消费升级趋势下,运动装备正迎来多元化、精细化发展的市场机遇。可用预见的是,未来具有医学背书的专业产品将额外具有溢价空间,政策红利叠加消费转型,体医融合产业或已站在爆发前夜。

倍益康四款新品精准卡位,技术迭代定义行业新标准

作为主办方之一,倍益康一次性放出2026年全场景产品矩阵,直指运动恢复与运动康复两大细分赛道。其战略布局意图指向了以技术创新建立护城河,以场景覆盖抢占用户心智。

倍益康董事长张文介绍到,新款可变振幅筋膜枪D2 MAX与D3 MAX突破了行业产品的局限,实现6-12mm与7-15mm的振幅调节。这一创新解决了传统筋膜枪"一刀切"的痛点,使产品能够从专业健身场景渗透到日常家用市场,显著拓宽目标客群。与此同时,倍益康在现场获得了沙利文颁发的"中高端筋膜枪连续三年全球销量第一"的认证(2022年5月至2025年4月),彰显了公司的全球市场影响力。

公司的冷敷加压靴则瞄准运动后快速恢复这一高频需求,采用压缩机驱动精准温控(5-15℃)与气压调节(5-75mmHg),摆脱对冰块的依赖。产品化繁为简的设计思路,直接对应健身房、体育训练基地等B端采购需求,具备显著的渠道拓展优势。

无限续氧杯聚焦于便携补氧细分市场,500克主机与按压出氧设计将医用级设备转化为消费电子产品形态。这一创新切中户外运动、高强度工作等场景的潜在需求,开创了"移动补氧"新品类,具备打造爆款单品的潜质。

智能艾灸机器人融合AI算法视觉识别与六轴机械臂技术,实现穴位自动定位与传统灸法精准复现。该产品既保留了中医核心疗效,又解决了操作门槛与烟雾扰人两大消费痛点,为传统中医现代化提供了可复制的商业样本,具备向康养机构、高端社区快速渗透的可能性。

用户证言与权威背书,产品力转化为品牌势能

"八百流沙"中国最高纪录保持者顾冰的现场分享,提供了专业运动员层面的使用背书。其提到的"赛后快速缓解肌肉僵硬并有效促进恢复"效果,直接印证了产品在越野极限场景下的性能优势,这种来自核心用户的真实反馈,比技术参数更具市场说服力。

沙利文大中华区研究院院长李政发布的行业报告指出,筋膜枪市场正经历从"功能满足"到"体验升级"的转型。换句话说,可调振幅、智能交互、场景适配这些创新功能已成为决定品牌座次的关键要素。行业技术竞赛将进一步加速。

产业链共振,商业化路径浮现

圆桌论坛上,沙利文李政、劲浪体育周奕桥、4S运动康复学院创始人肖守辉、运动员顾冰与倍益康董事长张文一致认为:体医融合的商业化必须打破数据孤岛与服务壁垒,构建"产品-数据-服务"闭环。未来竞争不再是单点技术突破,而是整合医疗、体育、科技与消费等多领域能力,提供全周期健康解决方案。

本次大会释放出的产业信号明确:体医融合已从概念探讨进入产品落地与商业验证阶段。随着技术成熟与消费惯变迁,这个横跨医疗、体育、消费电子的交叉赛道,正孕育着下一个千亿级市场机会。具备核心技术优势与生态整合能力的企业,将率先获得增长红利。